作者:刘义满 上传时间:2013-06-20 浏览次数:3584
2013年6月18日上午,“水生蔬菜产业链综合试验示范区(湖北洪湖)”在湖北省洪湖市正式揭牌。该基地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
一、洪湖市水生蔬菜产业概况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1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6℃左右,年平均日照1980~2032h,年均降雨量1060.5~1331.1mm。洪湖全境历史上属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平原,海拔大多在23~28m之间,境内河渠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其中,有全国第七大、湖北第一大的淡水湖泊——洪湖。从自然生态条件、产业现状及人文背景等角度综合分析比较,在我国主要的淡水湖泊流域地区中,洪湖市是发展水生蔬菜产业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目前,“洪湖莲子”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关莲子、藕粉、荷叶茶曾经获得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认证。
据估计,洪湖市水生蔬菜的面积约有20万亩。从技术角度而言,我国主要的水生蔬菜种类均可在洪湖市人工栽培。长期以来,洪湖市有较大种植规模种植的水生蔬菜种类包括莲藕、子莲、菱角、芡实及荸荠,零星种植的种类有茭白、芋头、蕹菜、慈姑及菜用睡莲,近年新引进试种的种类有豆瓣菜、水芹及莼菜等。另外,洪湖市各地还有大量野生分布的莲藕、茭儿菜、菱角、芡实及水芹等,也是人们采集鲜食或保鲜加工的对象。可以用于保鲜加工的批量水生蔬菜产品包括莲藕、莲子、藕带、荷叶、菱角、芡实米、芡实梗、荸荠、茭儿菜等。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洪湖市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专门或涉足水生蔬菜保鲜加工的企业数量和总的生产规模,不仅在湖北省是最多最大的,而且在华中地区也是最多最大的,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企业群已经形成。相关公司如湖北华贵水产有限公司、洪湖市晨光实业有限公司、湖市莲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洪湖市五湖水产品有限公司、洪湖市蓝鲸食品有限公司、洪湖市鱼米乡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德炎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等。保鲜加工的水生蔬菜产品有泡藕带、藕粉、磨皮莲子、莲子露、荷叶茶、速冻菱角、速冻莲子等约20种产品。
二、“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领域首批重大专题“淡水生物资源培育与利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主持,项目总经费2761万元。项目按全产业链设计,下设3个课题,课题一为:“水生蔬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主持;课题二为:“水生蔬菜高效栽培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由华中农业大学主持;课题三为:“水生蔬菜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项目课题参与单位有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和广西等6省共16科研单位,其中,高等院校9个、科研院所5个,凝聚了目前我国水生蔬菜科研和生产的主要力量。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水生蔬菜产业链中存在的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研究,重点突破专用品种缺乏、用种量大、栽培劳动强度大、病虫草害频发及产后保鲜加工技术短缺等技术瓶颈。项目完成后,大大提升我国水生蔬菜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水生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水生蔬菜产业链综合试验示范区(湖北洪湖)”
“水生蔬菜产业链综合试验示范区(湖北洪湖)”拟以洪湖市现有水生蔬菜产业为载体,以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主要参与单位为技术支撑单位,在洪湖市行政区域内全面系统地实施“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相关内容,全面提升洪湖市水生蔬菜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洪湖市水生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湖北全省乃至全国水生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示范。
![]() |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 |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