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农业部科学教育司主办,湖北省园艺学会、武汉市委农办、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农科院承办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启动仪式在武汉湖滨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湖北省农业相关部门与各项目协作单位80余位领导与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是农科院菜科所申报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2009年经农业部批准立项,批复预算经费为2333万元,项目实施期限为2009年-2013年(共5年)。这是继2008年院菜科所获批“甜菜夜蛾”专项后又争取到的第二个特大项目。在主持国家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的单位中,像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这样的地方性农业科研单位非常少见,而同一个所主持两项更是罕见。

    项目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牵头,柯卫东研究员任首席专家,联合我国水生蔬菜主要产区的农科院所、农业大学和技术推广等单位从事育种、栽培、植保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共同实施。主要参加单位有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浙江大学、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苏州市蔬菜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及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另有50多个县市产区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江西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协作参与本项目。

   本项目计划发掘创新优良种质20份,育成新品种20个,推广已有新品种20个,优化集成配套实用技术15项,制定或修订水生蔬菜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部,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15万亩,累计辐射推广150万亩。示范区内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产量或产值增加10%以上,产品100%达到农业行业标准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的质量要求。构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黄河流域三个现代水生蔬菜产业带,并初步形成由科研院所、相关大学、技术推广部门共同组成的水生蔬菜科技创新体系。

    大会由武汉市农科院院长谭本忠主持。武汉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周广运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武汉市农科院近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武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张学忙副市长、农业部水生蔬菜行业项目首席专家柯卫东研究员、湖北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副院长叶志彪教授到会并讲话。农业部水生蔬菜行业项目首席专家柯卫东研究员、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处发研究员与各项目协作单位签订了任务书。

    首席专家柯卫东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情况。他对我国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项目实施的总目标。表示作为项目的实施者,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他相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通过大家的努力,有能力完成国家交给的行业计划项目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学忙副市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水资源较为丰富。武汉在都市农业的发展中,要一直着力做好做足水文章,大力发展水生蔬菜。他强调科技要面向生产、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要下真工夫推广科研成果。要建立产业和科技联合协作的创新机制,为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水生蔬菜而努力工作。

    最后,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武汉水生蔬菜研究前一阶段的工作成绩,特别是对948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引进国内外技术与品种的工作,表示赞赏。她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农业部行业计划立项的三个重要方向,第一是产业性,第二是农业的产业安全,第三是公共管理技术。她指出水生蔬菜行业计划专项要围绕4个大的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工作,三是承担起产业的前瞻性工作,四是突发事件的应急性工作。同时她强调,要建设科研团队,注重培养年轻人;项目要统筹规划,顾全大局。她希望市菜科所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圆满完成该项目,为促进我国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业部水生蔬菜行业项目首席专家柯卫东研究员、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处发研究员与各项目协作单位签订了任务书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艳与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合影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