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红莲 上传时间:2009-04-23 浏览次数:2885
2009年4月16日,武汉市科技局组织并主持召开了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完成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研究”技术成果鉴定会,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所做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规范,符合技术成果鉴定的要求。
2.新收集保存种质资源551份,其中野生近缘种2个、野生资源新类型3个、新生态型2个及优异地方品种18个。首次提出莲存在寒带、温带、热带3个生态型。
3.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和生态习性,将资源圃划分为资源保存区、资源隔离试种区、资源评估区等功能区,设置资源保存池2416个。规范了资源的合理保存,保证了种质资源的遗传完整性和安全性。
4.首次系统建立了水生蔬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包括《莲(茭白、芋、蕹菜、水芹、荸荠、菱、慈姑、芡实、蒲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和《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技术规程》共11部。原创植物性状描述符98个、性状分级代码42个、模式图78个。制定了《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莲藕》和《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茭白》2个农业行业标准。
5.进行了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数据采集、整理,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共性和特性数据15.4万个、图像1662张,促进了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实物和信息共享。对莲藕、慈姑、芋等341份水生蔬菜资源进行了主要品质性状鉴定,发掘高淀粉莲藕、高蛋白莲藕、高淀粉芋等28份优异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材料。建立了莲、茭白等6种水生蔬菜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技术体系。
6.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分发水生蔬菜种质资源1906份(次);自主创新品种7个,其中 3个已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推广新品种及优异种质资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上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强特异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
![]() |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 |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