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上传时间:2010-12-02 浏览次数:4307
水稻和莲藕,这两种本来不相干的植物,在广西黎塘镇却被组合在了一起。在这里大力推广的水稻莲藕套种技术不仅使两种作物都增产,还得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肯定。近日,经过科技查新,稻藕套种技术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全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套种模式。
10月28日,记者来到了“莲藕之乡”黎塘镇司村。路两边都是水田,乍一看,这和普通水田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水稻的间隙有不少干枯的荷叶和莲蓬。村民们说,这就是套种田了,地上是水稻,而埋在地下的,就是莲藕了。
玉壹初是司村的老支书,他亲眼见证了水稻莲藕套种技术给村子里带来的转变,“以前我们村的粮食基本上靠从外面买,套种以后,除了种出莲藕,每亩地还能收获约500公斤水稻,粮食多得吃不完,每年还能卖出去一些”。
据了解,司村的2000多亩地基本都采用了套种的方式。村民玉方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套种之前,一亩地只能产莲藕2500多公斤,套种后,莲藕产量不仅达到3000公斤,还能多收500公斤左右的稻谷,这样一亩地就能多收入1000多元钱。
套种不仅让司村从粮食“进口”村变成了“出口”村,还引来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玉壹初还清楚地记得去年11月袁隆平到他们村的情景。一番考察后,袁隆平对村里的莲藕水稻套种大为赞赏,临走时,他还给村里留下了100公斤水稻种子,要村民们在田里试种。
连年增产的莲藕,也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10月28日,在黎塘朝阳蔬菜批发专业市场门前,藕农的车队从市场门口排了几百米长。市场里,从称重装运到清洗包装,已经形成了一条繁忙的莲藕生产线。市场还成立了莲藕专业协会,将种植户吸纳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协会会长雷奉桂说:“我们这个市场交易的莲藕量有十几万公斤,莲藕不仅从这里运到全区各地,还远销广东,已经是广西最大的莲藕专业市场。”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发展,黎塘镇已经建立了莲藕套种示范基地约5000亩,并辐射带动了周边王灵、洋桥等镇种植,目前,宾阳县种植区域已达到了3万亩。
据了解,水稻莲藕套种的方式最早约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黎塘是传统的莲藕产区,由于莲藕种植会有土地闲置期,一些聪明的藕农就开始尝试在莲藕田同时种植水稻。后经农业科技人员指导,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套种方法。这种全新的种植模式不仅使莲藕和水稻双双增产增收,莲藕产生的肥料还为农民省了不少肥料钱。
10月28日,广西农业厅技术推广总站经济作物科谢毅栋向记者介绍,经过科技查询,稻藕套种技术被认定为广西首创的一项新的套种模式,并率先对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莲藕免耕套种水稻技术体系。
![]() |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 |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