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起因

    本人是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的一名科技人员,从事莲藕等水生蔬菜工作20余年。近些年来,经常在网上看到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美国雪莲3号”及“泰国花奇莲”的介绍,也经常有农民来人或来电咨询。前不久,本人以前的一位学生专门来电谈过“南斯拉夫雪藕”的问题,说没有宣传的产量那么高。据了解,以所谓“南斯拉夫雪藕”宣传最早,甚至有一个网站的名字就叫“南斯拉夫雪藕种植推广中心”,而“美国雪莲3号”和“泰国花奇莲”宣传得则较晚,算是“新生事物”。据了解,网上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美国雪莲3号”及“泰国花奇莲”的宣传,都是发迹于山东省。有资料(见:http://sd.ag365.com/info_111730.html)明确地说,“平邑县徐守军农技师于2000年度,引进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作母本,与我国优质白莲藕杂交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先后成功地培育出了南斯拉夫雪藕系列新品种,他是我国南斯拉夫雪藕唯一的引进和培育人(有专利证书)。”还说,“南斯拉夫雪藕”还获得过所谓“临沂市科技进步铜奖”(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0-d1021790150.html)。而且,中央电视台和部分地方电视台也做过相关宣传,在藕农中影响较大。2012年3月9日10点,通过百度和谷歌搜索引擎精确搜索,得到的条文数量(见表1)也说明相关宣传力度还是很大的。

表1  相关“品种”名称搜索条数

 

项目

百度

谷歌

“南斯拉夫雪藕”

34000

408000

“南斯拉夫雪莲”

88900

21500

“美国雪莲”

10800

24800

“美国雪莲3号”

5760

13000

“泰国花奇莲”

7160

116000

    关于“南斯拉夫雪藕”、“美国雪莲3号”及“泰国花奇莲”的宣传,大致有三个主要突出点:其一,是这些“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或用国外引进材料与国内材料杂交选育而成。具体来讲,涉及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南斯拉夫、美国和泰国。其二,这些“品种”产量奇高,都有被号称世界最高产量的说法。譬如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每667m2(亩)产量,有说15000kg的,有说10000kg的,有说平均5000kg的,相对“保守”的数据为平均3500kg。其三,大多与种藕销售联系在一起。

    根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觉得有必要就有关问题说几句了。

南斯拉夫与“南斯拉夫雪藕”

    所谓“南斯拉夫”,本人没有去过,这个国家也不存在了。事实上,原南斯拉夫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面积合计仅25.58万km2(平方公里)。其中,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及马其顿于1991-1992年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宣告解体;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战争爆发(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也是这一年1999年5月8日被炸的),之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国。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从而标志着塞尔维亚和黑山联邦国家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盟从此不复存在。科索沃也于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布独立,得到许多国家承认。

    上面谈的内容,有些偏题了,但不得不谈一下,目的只是为了提出两个疑问。有人号称“于2000年度,引进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应该就引种于“塞尔维亚和黑山”1992年联合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但是,以本人查到的中文和外文资料看,那里不生产莲藕,甚至莲(Nelumbo nucifera)这种植物都没有见到报道,更谈不上存在“优质白莲藕”了。权威资料[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GRIN), http://www.ars-grin.gov/cgi-bin/npgs/html/taxon.pl?25110]表明,莲(Nelumbo nucifera)分布的西限位于里海(Caspian sea)流域的阿塞拜疆、伊朗及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州(Astrakhan State)。据俄罗斯朋友介绍,在阿斯特拉罕州的伏尔加河三角洲地区(the Volga River Delta)有栽培,但栽培规模小,而且主要用作观赏。那里的莲(Nelumbo nucifera)在生态型上与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所产莲藕有较大差别,表现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藕形小,菜用价值远远不及中国产的莲藕。以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里海流域所产莲藕谈不上是“优质白莲藕”。那么,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即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亲本)究竟从哪里来的?

    山东“齐鲁网”农科频道2006年4月17日播出的节目(见:http://www.iqilu.com/html/nongke/btxr/tzjns/2010/0603/250942.html)介绍,2000年在寿光菜博会上,徐守军“用自己跑运输积累的几万块钱资金”,购买了“外国品种叫南斯拉夫白雪藕”的120个莲子芽。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可以说明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的来源。但是,即便如此,也值得怀疑。

    还有个问题,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究竟从何而来?据称,是用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做母本“与我国优质白莲藕杂交”选育而来的。同样是山东“齐鲁网”农科频道2006年4月17日播出的节目(见:http://www.iqilu.com/html/nongke/btxr/tzjns/2010/0603/250942.html),介绍了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种植和“杂交”莲藕的事迹:

    “2006年,草长莺飞的四月。我们挑战吉尼斯摄制组再次来到了平邑县徐守军的藕池旁。徐守军拿来挑战的是一个面积不到2分地的藕池,结果从里面挖出来了将近7000斤藕。根据这个结果推算,亩产量毛重在40000斤左右,净重也不低于30000斤。凭借这个成绩,徐守军不仅摘得了当月的月度冠军,还入围了年度总冠军的评选。徐守军是怎么取得这样高产量的呢,这还得慢慢谈起。”

   “到了2002年……产量没有想象中的高,体型也不好看。他开始到各地找专家咨询,专家告诉他,藕的性状五年就会退化,要想保持高品质,就必须杂交。徐守军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开始尝试着杂交。这杂交的学问就更大了。一开始,老徐拿引进的品种跟鄂莲4号杂交。杂交之后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产量在4000左右。于是,老徐继续拿它跟鄂莲5号杂交了一次,品质还是不行。几次三番的失败没有让老徐气馁,他继续搜集新品种搞杂交。最后,在跟湖北的新品种179杂交了以后,藕的性状突然间发生了改变。口感好了,产量也提高了,只是形状不好看。徐守军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一边尝试着航天搭载,搞太空杂交莲藕新品种……”

    从这段文字看出,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从2002年开始所谓的莲藕“杂交”:第一次“杂交”的结果“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第二次“杂交”的结果“品质还是不行”;经过了“几次三番的失败”后,于第×次“在跟湖北的新品种179杂交了以后,藕的性状突然间发生了改变。口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