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原产我国,在我国的文字记载历史已有2300多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日本、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均有茭白栽培,但以中国茭白品种资源和栽培技术最丰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面积最大、产品总产量最大。目前,全国茭白栽培面积约4万公顷,主产区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浙江、安徽、上海、湖北等地,江苏、福建、江西、贵州、湖南、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广东、海南、陕西等地亦有规模栽培。近20年来,北京、山东、天津、辽宁、宁夏、甘肃、新疆、河南等北方省(市、区)亦有引进种植,其中北京更是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连片种植区,成为北方地区的茭白主产区。

茭白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生蔬菜,而且含有多种氨基酸,风味鲜美。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资料(1991年),每100克茭白食用部分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膳食纤维1.9克、碳水化合物4.0克、胡萝卜素3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坏血酸5毫克、维生素E 0.99毫克、钾209毫克、钠5.8毫克、钙4毫克、镁8毫克、铁0.4毫克、锰0.49毫克、锌0.33毫克、铜0.06毫克、磷36毫克、硒0.45微克。另据分析测定,茭白所含氨基酸种类有10多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等。茭白还具有一定要用价值,传统中医认为茭白性寒,味甘,可止渴,除烦,利大小便。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和陈藏器《本草拾遗》,以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均对茭白要用价值进行了详细记载。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食用茭白,有助于控制血压,也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另外,茭白水分较多,热量较低,每100克仅含热量23千卡,可作为减肥食品之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茭白是一种保健食品。

茭白历来受到消费者喜爱。在我国西晋时期(265年316年),产于太湖流域的茭白就与莼菜和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即便是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济南市,茭白也与蒲菜、莲藕并称为济南大明湖的三大名菜,号称“明湖三美蔬”,而且在明代就有济南出产茭白的记载。近些年,茭白更是频频登上国宴,如2006年11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的宴会上有“茭白拌鲜蔬”,2009年9月30日国务院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招待会有“茭白鲜蔬”,2009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宴请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宴会上有“清炒茭白芦笋”。茭白成了款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佳肴之一。

近10多年来,我国茭白生产和科研,均有较快发展。尤其是通过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使茭白栽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新品种选育、高山茭白栽培、设施茭白栽培及冷水茭白栽培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性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在农民增收致富和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茭白产业的发展,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茭白研究与推广的经验,并参阅大量参考文献,编写了这本小册子,内容涉及茭白基础知识、遗传育种技术、常见栽培品种、主要栽培形式、常规露地栽培茬口配置、常规露地栽培、高山栽培、冷水栽培、设施栽培、北移栽培、种养结合、留种、病虫害杂草防治、标准化安全生产、产品分等分级及贮藏保鲜技术等,并附录有无公害茭白栽培、绿色食品茭白栽培等标准化栽培技术文本作为参考。编写过程中,贯穿了安全生产技术理念。

本书的编写得到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编号200903017)、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项目及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021112428-12)的资助。在初稿完成之后,承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朱德蔚先生对书稿进行了仔细的审阅,并提出详细修改意见。多年来,朱德蔚先生对我们的工作历来甚为关心,并给予亲切指导和支持,作者要籍此机会特别表示感谢!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大量参考文献,作者力求在正文中反映这些文献作者的工作,但限于本书的编写体例,未能一一标注,只能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尽管如此,亦难免有所遗漏。在此,除向这些文献作者表示感谢外,也要表示歉意!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茭白产业的农民和科技人员,也可以供相关大专院校学生和教学工作者参考。希望本书的出版对读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同时也恳请读者对书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予以批评指正。能够收到读者的批评意见,将是我们的荣幸。欢迎读者就有关问题与我们联系,邮箱Liuyiman63@163.com。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