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亚林 上传时间:2009-07-27 浏览次数:5815
双季茭中的夏茭型品种多采用秋栽,在国内以苏州地区采用该方法较多。
(一)秋栽双季茭当年的田间管理
1、育苗 在4月上中旬将经二年制或三年制选好的良种,分墩定植在早熟藕田四周,株行距20㎝×30厘米。若定植在空白田,株行距30~35㎝×20厘米。每穴定植基本苗3~4株。从4月育苗到7月下旬定植,期间的管理同单季茭白。
2、定植 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早藕或早稻收获后进行定植,定植时间最迟不能迟于8月5日。定植时将种墩上的茭叶超过1m以上的部分割去,减少叶片蒸发,将种墩从田间挖出并用快刀纵劈成小墩,每小墩带茭苗2~3株。按宽窄行进行定植,宽行60~7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666.7m2定植4000穴左右。
3、肥料管理 在定植前施腐熟人粪尿3000~3500kg作基肥。在定植成活以后,施硫酸钾复合肥30~35kg,促使茭白进行分蘖发棵。在茭白扁杆进入孕茭期,施孕茭肥一次,可用腐熟人粪尿2500~3000kg,促使其孕大茭。
4、水深管理 茭白移栽时,应深水保苗,7~10厘米;成活后,降低水深至1~2厘米,促进根系的生长及分蘖的发生。进入孕茭期后,加深水深至10厘米左右,可以提高茭白的产品质量,防止茭白肉质茎发绿。越冬期间,应保持田间1~2厘米水深,防止茭苗冬芽冻伤。
5、耥田、清理枯老茭叶 茭白定植成活后,随植株的生长,会出现枯老黄叶,结合耥田,除去田间杂草并及时清除黄叶、老叶,做到“拉叶不伤苗,行间无倒苗”。一般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共3~4次。
6、去劣、去杂及割残株 在茭白的孕茭期和采收期,应注意清除田间的雄茭、灰茭及变异株,以保证来年夏茭的产量,去劣去杂留下的空地应及时用好墩补上。秋茭收获后,于冬季将田间植株,残留茎叶齐泥割除并烧毁。
(二)秋栽双季茭翌年的田间管理
夏茭型为主的品种,从翌年春季萌发到夏茭孕茭采收仅70~80天,因此科学的管理对达到高产十分重要。
1、肥料 翌年在茭白萌芽前半个月重施一次基肥,667m2用腐熟人粪尿1000~1500kg。在萌芽后20~25天,即3月上中旬,再追施一次较重的分蘖肥,667m2用腐熟人粪尿1000kg或尿素10kg或复合肥20kg。以后再看苗施肥,茭白不能使其苗生长过旺,否则贪青,错过孕茭适宜期而影响产量。
2、水深管理 冬季田间不能干水,水深应保持在2厘米以上,茭白萌芽时,可加深水深至5~7厘米,5月份进入孕茭期后,水深加深到10~15厘米。
3、疏苗和补苗 将去劣去杂后留下的空白地,及时在2月以前进行补苗。茭白萌发后,每墩上的茭苗较多,应保持在20个左右,多余的茭苗应拔除,保证有效茭苗的正常生长。疏苗可在两个时期进行,一次在3月上中旬,一次在4月上中旬。
4、保护游茭 夏茭中的产量有一部分或近一半是由游茭孕茭产生(而且游茭是选种的基础),因游茭分散在株行间,在进行农事操作时(施肥、疏苗、除草等),应注意保护游茭,不要踩伤行间的游茭。
(三)秋栽双季茭白的繁种
秋栽品种主要在夏茭田内选种,选种的对象主要是游茭。游茭的变异性一般比分蘖的变异大,因此,选种的标准及繁育的程序比夏秋兼用型品种更严格一些。
1、选种的标准 早熟性好,茭肉洁白光滑,茭白粗壮丰满,形态特征与原品种一致,周围无雄、灰茭的茭墩。
2、选种的方法 选种的方法有两种,即为“鲶鱼须”选种法和“小苗茭”选种法,以前者为较好。“鲶鱼须”选种法,即在5月份茭白结茭时,选结茭早、茭白粗壮、两侧各带一个分蘖、大小相当的茭苗。将主茎上的茭白采收后,将分蘖移入种子田。此方法选种纯度高,但繁殖系数小。为扩大繁殖系数,也可采用“小茭苗”法,即在5月上旬选择结茭早,叶片较宽,茭白叶鞘部外发,叶鞘略有弯曲的优良茭苗,全墩留种,插上标记,8月单株种植到留种田,10月采收秋茭时选种。
3、繁种程序 由于选种标准严格,符合标准的分株较少,必须经过2~3年的繁殖选种才能达到一定的量供生产上用。
(1)三年制繁种程序 第一年将所选的“鲶鱼须”茭苗上的肉质茎收去,把两侧的小分蘖留下,连根拔起,移植于留种田,株行距55厘米,每穴种一株,管理同大田,在秋季孕茭时再次进行复选,去劣存优。第二年4月上旬将第一年种墩分墩定植,每小墩带茭苗1~2 株,按株行距50×60厘米种植,在生育期内,去杂去劣,在10月份采收秋茭时,再精心选择一次。第三年的4月上中旬,将种墩挖出,分墩种植于藕田或秧田周围或空内,每分墩带茭苗2~3株,株行距20㎝×25厘米,至7月下旬或8月上旬将种苗取出作生产用种定植于大田。
(2)二年制繁种程序 为了简化良种繁育程序,缩短繁种时间,使良种尽快应用于生产,通过多次分苗繁殖,扩大繁殖系数,可将3年的繁种程序缩短为2年。
第一年通过“鲶鱼须”选种,选得的优良分株按30×3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于大田,施足基肥促使其多分蘖,到7月下旬,重新分墩按35×35厘米的株行距进行定植,每小墩带2~3个基本苗,秋季进行选种,拔去灰、雄及变异株;第二年春季将种墩挖出,分墩定植,按株行距25×25厘米种植于藕田、秧田周围或空白田内,到7月下旬再分墩定植,每墩带茭苗3~4株,第二年即可采收夏茭。这种二年制繁种程序只需在第一年选到70~80个“鲶鱼须”优良单株,经过多次分墩扩大后就可供第二年一666.7m2大田的用种,但二年制繁种的纯度不及三年制繁种。
![]() |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 |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