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冬季寄秧是茭白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可在旱地或水田进行,寄秧田一般选择在第二年种植茭白的田块附近。用铁锹将茭白种墩从田间挖出约一半,注意双季茭白留下的种墩为马蹄形,以利来年夏茭苗的均匀生长。茭白种苗以短缩茎上的1~2节萌动茭苗为最好,壮而整齐,因此茭白寄秧的种墩地上部应齐泥割去。

1、水田寄秧   寄秧田必须耙平,保持水深1~3厘米,每667m2施腐熟人粪尿500kg作基肥。把挖出的种墩按15×15厘米的株行距假植,栽培的深度与茭墩在秋茭田中的深度一致,茭墩顶部基本上与泥面相平。在冬季较寒冷的地区进行小棚覆盖,以防茭白冬芽冻伤,覆盖后的秧墩可提前萌动生长。待新苗长出后,在3月下旬定植之前,将寄秧田中过旺的茭苗拨除,可以减少灰、雄茭的发生率。

2、旱地寄秧   旱地寄秧的种苗比水田寄秧的种苗发根多,生长健壮。旱地寄秧有两种方法,一是把种墩按30×20厘米的距离放在平整的地上,每两行留一条宽80厘米的操作行,用细土填满种墩之间的空隙,浇足水后,再填土一次。最后在种墩覆盖厚1厘米的细土层并少量浇水。另一种方法是开沟寄秧,在地上每50厘米开深12厘米、宽16厘米的沟,平整沟底,将种墩按30厘米的距离排放沟中,覆土浇水使土壤沉实。在种墩顶部盖一层1厘米厚的细土,并浇水一次。

    旱地寄秧,冬季每隔3~5天浇水一次,使种墩处于湿润状态。气温连续低于-5℃以下时,要用稻草或薄膜覆盖保温。春季气温5℃以上时,种墩开始萌动,在寄秧田周围筑好田埂,按水田寄秧的方法保持水层。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825号